盛名之下

标签: 散文  
2019-03-24 15:37 阅读(?)评论(0)
盛名之下
张志琳
   入秋,我和老伴自驾游到杭州。之所以去,是由今年夏天我们到安吉一座山上的农家乐避暑引起的。

   今夏酷暑来临之际,我们应朋友之约到安吉去。车过湖州,绿水青山迎面而来。车在层层叠叠的山峦中前行,气温渐降。车行八百多米的高处,到达目的地。前客刚刚离开。

   站在屋后放眼望去,山峦重重,竹海茫茫,风声呼呼,涧水哗哗。白天气温28度,晚上盖单被睡觉。真一个留人处!才三天,东家发话说,后客明天到。好在我们已经与临安山上的农家乐联系上了,海拔也与安吉差不多。驱车到达,发现这里的山顶地势平缓,几十户农家,住满了来自各地避暑的老老小小。三天过去,房东客气地把我们撵走了。所幸我们又在附近找到了新住处。四天以后,才恋恋不舍地下山。到苏州,酷暑正好结束。

   人回苏州,心却恋着浙江的山山水水。于是决定去杭州。目的很明确:看看西湖,尝尝美食。

   杭州已经许多年没有去了。脑海中的西湖温婉、秀丽。湖水青青,群山逶迤,山光水色,浓淡相宜。现在去,还有没有当年的感觉?

   走前还特意找了有关美食的书看。三家百年老店,楼外楼的“东坡肉”和“西湖醋鱼”,知味观的“杭州小吃”,“奎元馆”的“虾爆鳝面”都在我们的目标之内。

   车到杭州外围,已经车流滚滚。我们在市中心预定了一家酒店。车开开停停,给了我们时间以欣赏市容市貌。杭州市区的道路不宽阔,路两边的新房子较多,造型简单色彩单调,天空在头顶变成狭狭的一长条。

   酒店到了。工作人员指引车停在人行道的停车位内。环顾四周,这里的人行道既停汽车,又走非机动车,匆匆的行路人,加上道路中间的栅栏以及公告牌、花坛等等,一切都似乎在争夺有限的空间,给人一种紧张感。

   房间安置好,我们下楼问大堂经理:“这里有味道好一点的饭店吗?”“杭州有什么好饭店!”他的话似乎还带着点愤怒。我心想,这老兄一定吃腻了杭州的饭店。“那么,楼外楼怎么走?”“很远。好几站路呢!”说完不吭声了。显然,他不赞成我们到那里去吃饭。想到晚上要在知味观用餐,我们就近简单解决,回房休息。

   傍晚,我们向西湖走去。哦!晚霞中的西湖,虽然娇小,却依然经典。太阳成了一个火球,靠在远处的山峰上,染红了半边天。夕阳的光芒洒向湖面,反射出耀眼的金红色,近近远远的亭台楼阁、点点风帆红艳艳,亮灿灿。

   火球在不知不觉中西沉,向着山峰的背后躲去。黛色悄悄笼罩过来。很快,青山隐去,月上树稍。西湖又在一片灯光中显露她的婀娜身姿。

   一转身,知味观就在身边。高大的牌楼标明着它的身份。进入店堂,队伍济济。我们边排队边看告示牌。我有点口渴,点了南瓜粥;老伴点了皮蛋瘦肉粥;另加一份国人喜爱的小笼包子。我一向认为,小笼包的质量如何,可以反映出店家小吃的水准。排队凭票提货,然后在一个食堂般的大厅里找到座位。

   南瓜粥熬得粘稠得当,合我胃口;皮蛋瘦肉粥却是粥非粥,稀薄无味。小笼包一口咬去,热度不到位,皮子缺弹性,肉馅没味道,汤水少饱满。我当即摇头:名不符实。

   回到酒店,老伴上大众点评网看对楼外楼的评论。这一看,真把我们吓一跳:口诛笔伐,一片差评。我们决定放弃楼外楼,明天中餐改在浙江饭店的天香楼——这是酒店经理推荐的。

   天放亮,我们奔解放路奎元馆总店去。店堂布置素雅大方,红漆方桌方凳。由于距西湖与市中心有一段距离,客人不太多。我们点了素闻大名的虾爆鳝面。面上桌,没有过桥,浇头铺在面上。先喝汤,咸鲜味,很入口,可惜还是加了味精;面是那种细棍子般,有嚼劲,与苏州面的柔然、细腻和入味很不同;虾仁由河虾剥制,与苏州的清炒虾仁区别不大,爆鳝炸的火候稍有欠缺,咬去焦香酥脆不够。但总体而言,仍不失为一碗上乘的浇头面。只是我习惯了苏州面的汤浓味鲜略甜的味道,吃完这碗杭州名面,似有不足。

   再去西湖。晨光中的西湖,清波荡漾,湖光粼粼,荷花盛开,轻摇微曳。群山挺着胸膛迎接阳光的爱抚,刚健又不乏妩媚。湖边活跃着晨练的人们。

   我漫步在湖边,有关西湖的历史知识、人文记载、景观描述一一在脑中闪现。想到了徐志摩在《丑西湖》中的一句话:“论山水的秀丽,西湖在世界上真有位置。那山光,那水色,别有一种醉人处,叫人不能不生爱。”又想到了余秋雨在《西湖梦》中的评价:“西湖的盛大,归拢来说,在于它是极复杂的中国文化人格的集合体。”我很感慨,西湖承载了太多的自然馈赠和时间记印。作为入选《世界遗产名录》的中国唯一湖泊类文化遗产西湖,该怎么来欣赏她呢?

   我们跳上了一辆观光车。虽然驾驶员边开车边讲解,但这算得上是欣赏吗?西湖之美,是属于那种厚重的、多面的、立体的美,你要深度把握她,需要在不同的时间、不同的光影、不同的心境下来观察、品味和体会,需要文化的沉淀作支撑。

   走马观花西湖一圈,我们索性在湖边一家咖啡厅找了座位,手捧咖啡不言不语地坐在那里发呆。或许,这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吧?

   太阳当头,我们直扑浙江饭店天香楼。坐定,点了“东坡肉”、“西湖醋鱼”以及其他两样素菜。服务员送上紫砂圆盅,里面一块红烧五花肉。事先上百度,谓传统东坡肉:“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,一半为肥肉,一半为瘦肉,入口香糯、肥而不腻,带有酒香,色泽红亮,味醇汁浓,酥烂而形不碎,十分美味。”比对鉴别,盅里的红烧肉,尺寸符合,肥瘦得当;色泽暗红,少有酒香;入口不糯,味汁欠缺。我喜欢红烧肉甜甜的,糯糯的,显然这块东坡肉没有达到标准。

   “西湖醋鱼”来了。腰盆里一条斤把重的草鱼,上面一层勾过芡的酱色浓汁闪着亮光。入口,鱼肉鲜嫩,味道酸甜,一道很好的菜品,我们很满意。
   餐毕,仍然在西湖边走走。任思绪自由流淌。想不到,今夏的避暑生活,让我看到了浙江农家乐声名鹊起。那些往日默默无闻的穷山野地,如今成了普罗大众休闲、避暑、度假的好去处。而在杭州,又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盛名之下她的不变与变。
这一切,无不让人触摸到了当今时代和现实的嬗变。
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